喝酒該加冰嗎

飲食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呈現。每種飲食都有他們的歷史背景、文化、以及在業界被奉為"內行"與否的享用方式。比如該如何吃壽司、該如何吃烤鴨等。

品酒是否加冰一直是個很多人討論的話題。我個人的答案很簡單,只要加加看,看覺得喜不喜歡就好了不是嗎? 如果是社交場合,或許照著常規比較不會失禮或社死。但如果在家自己或和好友品酒,又何必一定要聽哪個權威人士告訴你該或不該呢?

Captain自己喜歡喝精釀啤酒,早年也像很多人認為喝啤酒加冰就像是像pizza加鳳梨一樣的外行大忌、很台很low之類,但隨年紀增長想法有改變。比如你可以試試如果在熱炒店剛好生啤酒不冰,加點冰還是比不冰好喝多了。另外,我自己試過在ABV 9%以上、已經冰鎮的修道院啤酒放一顆OnRock冰球,會隨著慢慢融化的過程品嚐到麥汁及啤酒花一路散發出不一樣的風味。這告訴我們水對於飲料的風味有決定性的影響。

類似的經驗在我日常手沖咖啡時也常碰到。比如有時換了個豆子,沖出來的咖啡一嚐覺得又焦又苦,當下後悔買錯了豆子。但只要用手沖壺簡單注一點熱水,加一點試試、再加一點試試。你會驚奇明明加了不到幾CC,對整杯咖啡的風味卻有顛覆性的影響,突然焦苦味不見,香氣馬上撲鼻。

至於威士忌加冰,也是蠻多種說法的。Captain的看法是,由於威士忌是經過陳年處理的蒸餾烈酒,相較於淡一點的釀造酒類,它的酒精多、水比例較少,我們會喝下肚的容積也少。這代表加冰溶化的過程會對風味的影響將特別顯著。另外,釀酒師透過酒桶及添加物刻意帶入各式風味,這些堆積的層次有時需要一點水才能被釋放出來。比如純飲時藉由延長在口腔時間與唾液的漫漫融合,也是一樣道理。這時加一顆純水製、慢融的大冰,絕對可以帶給你不同的品酒體驗。

所以結論來了,我認為喝酒沒有該不該加冰的爭議,只有何時加冰、以及加哪種冰的問題。

比如,一肚子煩悶的周五夜晚或許該先來一口straight up,讓酒精幫你recycle一周的情緒垃圾。接下來就可放入一顆OnRock職人透明冰球,讓它在酒杯中慢慢融化。除了緩和酒精的嗆辣、慢融過程也能帶出威士忌的風味層次。當然,它的精美包裝、晶瑩剔透、以及幾何造型的美也撫慰視覺,滿足我們內心原始地對儀式感的追求。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